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第五年。他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人宣告了“中国梦”的开启。如果说在五年前,“中国梦”或许还是一个令世界生疑、令人民不解的模糊词汇,那么五年后的今天,“中国梦”实现的轮廓已经清晰在目。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主导着相当数量国家精神文化的数百年间,中国文化和中国制度始终坚守初心,其优越性在挣扎中却愈加彰显,尤其是随着全球逐渐过渡到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显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而实现国强民富的“中国梦”也被视作中国人民追求和实现幸福生活的代名词。
提到“中国梦”,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曾风靡大半个地球被争相追捧的“美国梦”。300多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从《“五月花号”公约》到《独立宣言》,美国给全世界人民描绘出这样一个愿景——人人机会均等,只要努力奋斗,每个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它起源于殖民时期的“原始淘金梦”,发展于工业化时期的“个人成功梦”与“投资移民梦”,数百年来,“自由、民主”“机会均等,人人皆可成功”成为众多美国人普遍坚守的理想信条。
“自由、民主、平等”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从清末变法运动到民国青年运动,几十年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的过程始终艰辛,然而步伐坚定,从不曾终止。就在中国人民为改革和革命撞得头破血流的那些年头,正是“美国梦”风靡全球的岁月,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时光不停流转,进入二十一世纪,饱经风雨沧桑洗礼的中国已经开始从世界秩序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这个国力转变的过程,就是厚积薄发而华丽转身的过程,就是“中国梦”华彩开篇的重要过程。在向中国梦进发的星夜兼程中,已经足以令世界惊诧聚焦,令人民欢欣鼓舞。
“中国梦”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最伟大的梦想。国强才能民富,民富才是真正的国强,“中国梦”诞生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梦想,从“苦难”中孕育,向“光明”而生长。它承接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对于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梦”的提出,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是全社会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所在。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句话曾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来到欧美国家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移民比例相对较高、实用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文明下,标榜“人人皆可成功”的西方价值观对于迅速崛起、亟待成功,并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的美国人民起到一种持续的精神引领的作用。诚然,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到美国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再到法国出台标榜“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权宣言》,我们能够看到,人类在探索自身独立发展与维护人权尊严的过程中不断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然而,笔者认为,与脚踏实地的“中国梦”相比,“美国梦”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适合装裱在文件目录里的精美的信仰、理念和价值观,是某种意义上的“空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保障和文化空间,个人再好的梦也难以实现。在资本主义的制度和文化土壤中,“自由、民主、平等”也只能成为一种无力而苍白的口号。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于垄断资本的操纵,国家对于个人权利的保障已变成一纸空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能从本质上保障其人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仅拿最重要的民生保障——就业一项来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失业严重,贫富悬殊,国家大量的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一方面,尽管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但是,在“劳动自由竞争市场”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有利于人民的劳动立法文件都很容易被废除,或者只要有一点儿可能,资产阶级就可以不予采纳。另一方面,近十年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缩减居民就业指标。根据联合国官方统计材料,在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靠救济金生活的失业者已超过1500万人,此外还有大量的人作短工或者每周只能工作2—3天。1978年,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数已经达到1800万人。而各国的青年、妇女、有色人种和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就更难解决。
此外,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我们反而更加清楚地看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机构利用最新的技术装备探测个人生活的每一个隐秘角落,公民的人身和住宅的不可侵犯权利、参加国事讨论的权利、保护通讯秘密的权利以及其它的各种权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徒托空言。

与“美国梦”相似的是,“中国梦”的诞生也带有强烈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但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中国梦”的主导精神内涵是源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非“美国梦”以金钱本位为至上主义的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为其执政的目标。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神光辉——“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发展理念,更是从根本上阐释了“中国梦”在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土壤中一定会实现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与空喊口号的“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是更“接地气”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
国家、
民族和
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
共同体,把
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它不是高喊口号而难以落实的不接地气,也不是理论高调而措施空泛的后继乏力,它是切实地用家国大梦对接着每个人的个体小梦。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制度下以资本来压制人的自由发展,而是立足于实现全中国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根本愿望为出发点,以积极挖掘和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改变历史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为内生动力,实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
在全民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远景规划,那么到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年(2020年)时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则是亟待实现的近景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国家在“十三五”时期的“收官之役”,任务不可谓不艰巨。所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三个具体指标——基础信息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全面实现以上三个指标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战略目标的第一步,也是中国人民进一步享有更加“自由、平等”生活的基础。因此,“中国梦”超越了“美国梦”,是更加切实有效地实践“自由、平等”的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共筑共圆、共同实现的梦!
最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数字信息与安全产业联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发展理念,以实现富国富民的美丽“中国梦”为根本目标,创造性地设计了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联盟当前正着手于一期17万个数字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规划设计和推广建设,同时发展项目合伙人和事业合伙人体系,通过基础数据中心和大型数据应用系统的构建,以满足一定范围内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为动力,建设人财物一体化的区块链应用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该项目必将为实现基础信息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进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蓄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