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冬至,也是“进九”第一天。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中医治未病主任医师韩旭提示:数九寒天保养身体,注意保暖和营养均衡缺一不可。
重要器官注意保暖
进入四季当中最寒冷的时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几个重要器官的保暖。
头颈部 头是诸阳之会,人出汗首先是头部先出汗,所以头部是阳气容易发散的部位。颈部血管丰富且重要。市民在外出时,在寒冷的状态下,头颈部的血管裸露于自然环境下,寒冷刺激会造成血管紧张收缩,容易发生头疼症状,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或脑供血不足。保暖首先要暖头,出门在外尽量戴帽子和围巾,保护头颈部血管。
心脏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冬季保护心脏,可多穿一件坎肩,既护心又护胃。
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寒冷状态下,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胃部痉挛甚至消化不良。脾胃喜欢温,有慢性胃病的人冬季更要注意胃部的保温。保胃要忌食生冷,以免给胃带来额外负担。
肺 冬季呼吸道疾病很多,尤其今年到目前为止雨雪较少、空气干燥,温度波动也比较大,空气得不到净化,容易引发肺部疾病。冬季首先要避免过早外出,尤其是本身有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户外活动不多的老年人要注意在空气质量好和天气暖和的时间段开窗通风。对于青壮年,出门在外,尤其是到人员密集场所要适时戴口罩,减少污染物对肺的刺激。
两足 脚部血管离心脏较远,抗寒能力差。尤其是老年人血液循环差,寒先从脚起,足底保温很重要。户外活动要注意足底保温。同时每天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当前社会,营养不良的人很少,营养不均衡的人却很多。冬季饮食要注意平衡、合理,通过饮食增强体质和抵御抗击疾病的能力,同时为来年春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要多吃时令蔬菜,如大白菜、胡萝卜、菠菜,以补充维生素。适当多吃含铁、含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羊肉、黑木耳、海带、海蜇等,对于中老年人非常有益。
青壮年冬季消耗较大,热量散发快,要适当补充蛋白质。可以多补充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瘦猪肉、牛羊肉;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浆。
对于有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调整饮食,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加重病情。(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