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搭建服务平台 助力人才成长
第30届欧盟青年科学家竞赛日前在柏林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吉林省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张思佳的参赛项目《中学生家庭教育中的语言暴力问题研究》获得大赛三等奖并获奖金3500欧元,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参加此项赛事的最好成绩,是我国继2017年实现奖项“零”的突破之后,再次实现了等级大奖“零”的突破,该奖项也是本届赛事上行为与社会科学领域获得的唯一核心奖。
翻看近几年吉林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创盛会以及一些世界级赛事的成绩单,战绩相当漂亮。在日前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共同举办的第18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吉林省4名同学斩获金牌一枚、银牌三枚;在今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吉林省在科技竞赛成果作品类奖项中获专项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吉林省选手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全省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工作。“青少年是国家创新人才的储备力量,是发展的助推之星,更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他们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创新力、一个社会的发展力和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就是要引导和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此,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就必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思路,并不断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说。
近年来,省青少年科技中心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科技人才的持续发掘和系统培养,提升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水平。通过举办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省青少年科技艺术大赛、全省青少年航模车模船模竞赛等品牌科技竞赛,为广大青少年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竞赛,开阔了青少年的科技视野,提升了科技水平。同时,通过完善竞赛规则、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参赛覆盖面、组建专业化的评审专家团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青少年参与竞赛。”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说。
通过广泛开展各类校内外综合性的科技教育和普及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和服务,助力他们成长成才。“今年5月25日在吉林市龙潭区金珠学校举办了吉林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首发仪式,来自全省各地区的项目负责人、骨干科技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他们走进了科技动手实践教室,参与了一系列探究、体验活动。”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说,通过发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推广示范学校作用,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
通过开展高校科学营活动、英才计划、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等,发挥科协组织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势,推动科教结合,广泛组织动员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和一流科学家,通过开放重点实验室,提供中长期科研指导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培养指导和精准服务,促进他们快速、健康成长。
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成立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开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等,努力搭建青少年科技活动社会化服务平台,形成新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阵地,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为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新的模式和经验。“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科技创新的工作中去,而且提升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说。(记者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