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大同区林源镇秸秆转化利用有新招

    

本网讯 林源镇拥有耕地21万亩,是大同区粮食主产区。其中玉米面积近50%,可产秸秆2.1万吨。这些秸秆除了农户做为燃料使用一部分、加工黄储饲料过腹增值转化一部分,其余无法消化,只能废弃。

  为了落实国家省市区秸秆禁烧政策、促进秸秆转化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该镇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寻找招商合作伙伴,通过多次针对性考察和可行性调研,与大庆秸秸高公司共同成立“新村秸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集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合作方式,构建了秸秆收集、储存、运输、生产、销售、土地改良等全产业链,建设秸秆扶贫车间和蚯蚓养殖基地、手工艺编织示范基地。

  目前,一个车间和两个基地已经建设完成。草编基地建设面积300平米。蚯蚓养殖基地建设面积45亩(其中22.5亩为种植面积,15亩为蚯蚓养殖用地,7.5亩为生产过道)。秸秆扶贫车间建设面积600平米,设备已安装完毕,今冬就可投产。

  秸秆扶贫车间,是节能燃料生产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消化秸秆2万吨,车间纯盈利提取10%做为贫困户收益;剩余盈利部分做为村委会与大庆秸秸高公司进行利润分配;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按照在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进行盈利分配与返利。

  蚯蚓养殖基地,是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原理是利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作为饲养蚯蚓的饵料,再把蚯蚓的粪作为有机肥料发展种植业,同时蚯蚓可加工为高蛋白饲料发展畜牧业。每个基地(45亩)投放蚯蚓种苗10吨,年可繁殖成苗70吨,消化秸秆1000吨。去掉各项费用,每个基地可收益15万元。

  草编基地,是编制加工项目。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编成各种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生活用品,进行销售增值。每名妇女1年大约要用掉150公斤玉米叶,增加收入1万元左右。一个草编基地一年需要3万公斤玉米叶。

  因此,该镇一个车间、两个基地的建立,可吸收消化当地农作物秸秆2.3万吨,完全满足林源地区秸秆转化需要,实现转化增值,促进环境保护。同时,解决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平均年增收8000—1万元),并带动全镇其它村屯和林源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实现一举多赢。(大同政府网    编辑:刘海涛)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北京地区网站
联合辟谣平台
中 国
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
举报中心
北京12318
文化市场
举报热线
诚信网站
示范企业
网络文化
经营单位
北京网站建设 www.vipg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