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创新财政工作理念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时代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破解制约我省振兴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的必要手段,是全省财政部门担当新使命、实现新目标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全面提升政治站位,把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做到“两个坚决维护”的具体行动,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进一步打开思想解放的“开关”,向解放思想要思路、要方法、要路径,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拓宽发展空间,切实在新使命新目标中找准财政工作定位,创新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激发发展潜力,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在推进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贡献财政力量、发挥财政作用、实现财政价值。
一是围绕健全财政体制机制开展讨论,激发财政活力。针对财政体制机制创新意识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加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力度,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深入完善创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调整优化省与市县财政收入划分比例,激发市县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内生动力;调整优化转移支付分配方式,激发市县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性;调整优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关系。深入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推进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二是围绕完善财政政策开展讨论,提高财政政策的精确性实效性。针对财政政策支持发展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调整和完善财政政策,切实提高财政政策支持发展的精准性实效性。坚持问题导向,对现有财政政策进行全方位梳理,按照精准施策要求开展讨论分析。在产业政策方面,进一步突出财政支持重点,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上集中发力,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在人才政策上,支持实施“头雁行动”,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引才留才奖励制度,加大人才战略投入力度。在扶贫政策上,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扶贫资金绩效的措施办法,切实做到资金使用精准。在生态文明政策上,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支持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在开放政策上,围绕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创新对我省开放合作平台和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方式,完善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政策体系,推动建设我省的开放合作高地。在民生政策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民生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财政保障民生水平。
三是围绕创新资金资产管理开展讨论,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针对财政资金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大讨论,着力提高财政资金、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提高财政支撑保障能力。构建起全过程的预算管理链条,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特别是在专项资金分配上引入竞争和绩效管理机制,促进市县和预算单位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要事项的专项检查力度,依法依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增强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推进建设“阳光财政”。研究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产业投资基金、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手段作用,提升财政资金引导能力,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形成整体协同的资金链。研究探索在摸清资产底数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认真研究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解决改革成本问题,确保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的重大部署得到落实。
四是围绕提升财政服务发展能力开展讨论,更好地服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针对财政干部存在的工作作风不实、服务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大讨论,进一步强化财政服务意识,优化财政工作作风。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激励奖励机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激发财政干部担当尽责意识。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体系,提升财政干部专业化履职能力。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流程再造,强化“四零”创建,实现“只跑一次、马上就办”目标。进一步提升调查研究质量,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财政服务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