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四个信号提醒你血液太黏了

临床上将血液黏度超过正常标准,称为高黏滞血症。高黏滞血症的危害是引起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肾衰、阻塞性[详细]

2018-12-23

胃食管反流病人饮食谨记“三忌三戒”

火箭军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主任吴继敏临床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病情容易反复,有很大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不注意。因此,胃食管反流病人除了药物治疗外,在生活上须严[详细]

2018-12-23

年纪轻轻心乱跳 小心颈心综合征

心绞痛、心慌慌、心乱跳……很多人以为“心病”往往是中老年人的事,医生却发现,临床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生心律失常,而背后的原因是颈椎病年轻化,呼吁人们更多地了解“颈心综[详细]

2018-12-23

过度减肥和熬夜可致卵巢早衰

近日,长沙高三女生小李经常熬夜学习,且每天只吃六分饱,导致卵巢早衰,引起市民的热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梁惠珍表示,因过度减肥、精神压[详细]

2018-12-23

腰肩疼痛别乱按 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肩颈疼痛是常见的“现代病”,按摩放松是很多人都会接受的服务,然而近日一则27岁小伙在浴房接受按摩技师颈部按摩后竟意外身亡的新闻,让人十分意外。涉事的技师称,只是[详细]

2018-12-23

认清结膜炎“真面目” 消炎药不等于抗菌药

眼睛是人体非常娇嫩的部位,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和粉尘等污染,因此位于眼球表面的结膜容易发生炎症。那么,受感染而出现的眼睛红肿、柳絮纷飞时节的眼[详细]

2018-12-23

患了类风湿关节炎,要不要忌口?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炎症性疾病,很多老病号都知道,日常保证营养充足对控制病情很重要,但饮食不当又容易影响病情,导致旧病复发甚至加重。很多患者关心日常该[详细]

2018-12-23

预防房颤引起的“红血栓”,阿司匹林不管用

针对不同的血栓类型,预防用药也迥然不同。杨平珍强调:“预防房颤产生的红血栓应该降低血液凝固的程度,使用抗凝药物治疗;预防白血栓应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使用抗血[详细]

2018-12-23

便秘罪状多 防治四注意

“便秘不是大毛病,解不出来真要命”。由于当代社会,人们多是摄取过多高脂肪、高糖、高盐、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过少食用植物食品、生鲜有活性的食品,同时经常熬夜致[详细]

2018-12-23

给脑部做个“大扫除” 让大脑充分放松

白天脑袋昏昏沉沉,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这与大脑中存留的“垃圾”太多有关。给大脑做一次“大扫除”,消除杂念,才能让大脑有效休息,放松身心。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详细]

2018-12-23

甜点大危机 吃糖导致皮肤老化?

糖果、蛋糕、巧克力,各式各样的甜品点心可以说是女生们的最爱,甜美的滋味让人上瘾,而爱美,也是女人的天性,但你可知道,这两大爱好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矛盾吗?如果说吃糖[详细]

2018-12-23

中年女性久坐老来易虚弱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中年女性如果久坐,年老容易身体虚弱,增加患病、病后难愈甚至早逝风险。研究人员随访大约5500名中年女性的坐姿时间和健康状况,持续12年[详细]

2018-12-23

小举动大效应 快走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据“欧洲第一电台”报道,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以每小时5到7公里的速度快走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延年益寿。据报道,该项研究开展了20年,对象是50225名不同年龄[详细]

2018-12-23

人到中年,五招鉴别“未老先衰”

人到中年,有没有感觉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中年时出现下列五种情况,晚年时会身体衰弱,包括肥胖、抽烟、缺少运动以及血液中两种物质水平偏高。英国伦敦[详细]

2018-12-23

中医里的消食三宝:鸡内金、神曲、焦山楂

面对一堆美食却没胃口?不小心吃多了或吃了油腻的食物不消化,肚子胀得难受?不妨试试中医的“消食三宝”。鸡内金。鸡内金为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中医典籍《中华本草》中记[详细]

2018-12-23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